如果您想了解我们的产品,享受本月价格折扣,欢迎随时拨打我公司的销售热线,或点击上方按钮免费咨询!
截至“十三五”末,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利用率仅在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资源化利用率。在“十四五”新形势和“双碳”目标下,疏通产业链、增强示范效应、找准发展突破口、拓宽技术发展空间、深度挖掘行业内潜力增长点将是建筑垃圾处理的新发展思路,最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建筑垃圾处理要求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面积约650亿㎡,庞大的存量基础所带来的是使用过程中21亿t二氧化碳的排放,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20%。水泥、钢材、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每年产生的净化碳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1%,由此不难看出,建筑业建造方式、原材料供应来源的革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所在,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材料的广泛推广正是夯实这个根本条件的必然要求。
未来建筑结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的现浇建筑,集成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美契合。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具体主要有三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装配式钢结构(PS)、装配式木结构。以PC构件为突破口,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的应用也势必涵盖以上三大板块。
新形势下建筑垃圾处理的发展思路
【1】总体发展思路
(1) 前后向一体化贯通,疏通产业链
以机理研究为基础,以关键技术创新为依托,以整体规划为行业融合剂,提高资源化产品附加值,增强建筑垃圾产业市场存活能力。
(2)增强示范效应,引领产业阶段式升级
“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整体化打包,一体化贯彻建筑垃圾处理示范基地标杆效应。
(3)找准发展突破口,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找准“城市病”的问题所在,抓好治标治本的良方。杜绝分散割裂处理问题,从建筑垃圾原料到终端处置都要统筹规划。
(4)找准国内市场技术薄弱点,拓宽技术发展空间
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技术申请人情况来看,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及单位申请数量均较少。整体来看,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技术集中度仍处在较低水平,申请单位分散。
(5)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性目标,深度挖掘行业内潜力增长点
以绿色建材、绿色产业、装配式建筑推进为突破口,促进行业质变增长。
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市场空间
【1】市场空间预估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大规模的历史遗留危旧住房及简易棚户屋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拆除,保守预计2021-2026年我国建筑拆除面积将保持5%的低速增长,“十四五”末期建筑垃圾年产量有望突破40亿t。以目前业界相对认可的35元/t(包含运输及处置)处理费计算,预计2026年建筑垃圾处理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
【2】优化设想
(1)以沿海区域项目为依托,探寻工程渣土高附加值资源化产品方向。
(2)拆除垃圾产量受整体城市规划的影响,增速放缓,装修垃圾产量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输出需求日渐走高,装修垃圾高效分选预处理技术也是“十四五”期间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发展的重点。
(3)将建筑垃圾处置与高附加值再生产品生产线相结合,既可将已有和新增污染源集中处置,又可拓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生存空间,丰富完善多领域、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共赢。
(4)将建筑垃圾与其他城市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共建静脉产业园,充分实现“双流循环,低碳生产”的循环经济理念,将单一的建筑垃圾处理上升到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层面。
(5)紧密把握“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政策导向,跨领域实现价值链提升。、
结论
回顾过去二十余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不仅是建筑垃圾产量逐年增长,我们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认知以及方法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只有找准发展突破口、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才能深度挖掘行业内潜力增长点,达到产业优化升级的最终目标。
鼎盛机器为您提供各种行业资讯、产品知识等,让您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把握行业脉搏
想让专业工程师为您设计生产方案?想获取全套设备优惠报价单?请留言,专业经理即刻开始为您一对一服务!(不用担心信息泄露,我们将 为客户提供信息保密服务!)
1天定制方案
来场考察即可获取专业工程师为您设计方案2天内发货
多机型现货可选,签订合同,2天内发出7天正式投产
售后团队亲临现场,指导设备安装/试车,完成交付3-5个月实现盈利
跟踪砂场运营情况,提供生产运营指导,保障砂场快速盈利版权所有:郑州鼎盛高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6033261号-3 工商营业执照